我的购物车 | 我的帐户 | 我的暂存架 | 代查代找 | 联系我们
首页 图书 影视 音乐 期刊 百货
facebook
人物传记 | 中医养生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外国经典小说 | 樊登推荐 | 张爱玲全集 | amazon畅销书—小说 | 理想国译丛 | 南怀瑾全集 | 图书精彩专题 | 著名作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排行榜


暂无大图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理想国纪实系列) 从住房问题入手拷问现代资本何以使得穷者愈穷、富者愈富深入研究相关机构、法律与福利政策剖析租房市场暴利的玄机
市场价:¥78.00
会员价:$38.99  VIP价:$37.04
作者:[美] 马修·德斯蒙德 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5月    ISBN:9787570322879
版次:1 版    印次:1 次
开本:32    页数:1     装帧:简装
商品所属分类:图书 -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总论
会员促销价: $38.99 (0% Off)   VIP促销价:$37.04 (5% Off)
7-10个工作日从新泽西发货,免运费,满$39免$3.99包装处理费。了解详情    
预订价: $32.75 (16% Off)
9-12个工作日从新泽西发货,每笔订单不论金额多少,免包装处理费,只收取$9.99运费。此订购适合机构(如图书馆、中文学校等)或者一次性购买较多的顾客。了解详情    
  

商品简介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项飙教授专文推荐,入选贝拉克·奥巴马、比尔·盖茨年度图书,赢得无数名人和媒体赞誉的非虚构佳作
2019年《时代》2010年代十大非虚构好书;2018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新浪好书榜年度十大好书、《好奇心日报》年度图书、《界面文化》年度书单、豆瓣年度社科·纪实榜单;2017年普利策非虚构作品奖;2016年《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美国书评人协会奖,以及《华盛顿邮报》《纽约客》《财富》《科克斯书评》《出版人周刊》《洛杉矶时报》等数十家国外媒体年度图书
★ 从住房问题切入美国底层社会的日常生活,揭开美国梦的瑰丽幕布,窥探贫富悬殊的险恶深渊
在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住房”对于穷人来说也是个大难题。相比于富人,他们住的房子不仅老、破、小,而且租金反而比富人区的房子租金还要高。住房条件的巨大差异直接决定了美国富人与穷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
★ 少女妈妈、单亲爸爸、吸毒的男护理、凶巴巴的女房东……八个家庭的故事,勾勒出数十条迥异的人生轨迹
本书涉及的人物包含美国底层社会的三教九流:有白人,有黑人,有19岁怀孕的少女妈妈,有失去双腿、独自抚养两个儿子的爸爸,还有整天开着车四处收房租的女房东。把这些背景迥异的人串联起来的是同一个问题:房子。
★ 工作经历、人际关系、违法记录、财务状况……立体地描绘书中人物,忠实呈现底层人民的面貌
作者巨细靡遗地观察和记录下了这些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有的在快餐店打工,有的靠福利过活;有的吸毒,有的抢劫;有的可以去牙买加度假,有的却连交房租的钱都拿不出来。无数生活细节汇成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 法院、房管局、警察局、福利机关……通过美国人与政府打交道的方式,读懂美国的制度机理
书里的人经常为了房子和政府打交道,而作者则跟着书里的人跑遍了各种机关部门,见证租户声泪俱下地恳请法官宽限处罚、无情的治安官驱逐可怜的租客……房租虽然是由市场调节的,但政府的影响始终挥之不去。
★ 毒品小店、房车营地、火灾现场……出入眼花缭乱的社会场所,全方位感受美国穷人的生存环境
房子周边的环境不仅决定房子的质量,也影响着租客的生活。书中的人住的房子有的在温馨团结的社区,有的被大火付之一炬,有的则干脆连社区都算不上,不过是几百辆房车组成的一个营地,里面还有人24小时贩卖毒品……
★ 不摆学者架子、不玩深奥概念、不用艰深术语,书写人人都能读懂的社会学田野调查记录
作者在调查期间搬到了书中人所在的社区,和他们聊天、打牌、同吃同住,帮他们搬家、看孩子。这样的谦逊姿态不仅消弭了双方的隔阂,还赋予作者通俗接地气的写作风格与叙述方式,把学术著作写得像小说一样易懂好读。
内容简介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房价跌至低谷。一部分房东借机在贫民区置产向穷人出租,把价格低廉的房子变成了一座金矿。
租房的穷人中,有带着好几个孩子的单亲妈妈、毒瘾缠身但心地善良的男护理师、给房东干活抵租金的残障人士。他们与蛇虫鼠蚁比邻,水管常年堵塞,水电燃气说停就停;即便如此,一旦欠租,他们就会被扫地出门。随后房东再转手把房租给别人,如此周而复始……
房东、房客、政府部门、私人住房市场,究竟谁在获利?谁又该为贫穷负责?社会学家马修·德斯蒙德深入两个贫民区,采访三十多名房东,出入驱逐法庭上千次,翻阅无数档案资料,以八个贫困家庭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了他们围绕居住与生存经历的争吵、挣扎与哀求,呈现出一幅美国底层社会的鲜活图景,从中探问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根源。
作者简介
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曾任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作为一名民族志学者,德斯蒙德关注居住正义、城市生活、底层剥削等议题。已出版作品五种。他的研究曾获福特基金会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他的文章常见于《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2015年,德斯蒙德凭借对驱逐议题和住房政策的出色研究,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2016年,他被评为“影响全美政治议题的五十位人物”之一。
精彩书评
《扫地出门》是一部非常严肃的学术著作。但是,它又和通常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很不一样;这里没有理论假设、没有框架,甚至没有概念。整本书像是一部深度的纪录片,从一个场景推移至另一个场景。作者马修·德斯蒙德直白而细致的描写有如特写镜头,把各个人物的表情语气、所感所思直接呈现给我们。最让我感叹的是,马修能从“看到的东西里看到东西”。我们时常无视眼前的事物,又经常看见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项飙(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
若想了解导致贫穷的问题是如何盘根错节的,不妨读一读这本关于密尔沃基驱逐危机的作品。德斯蒙德形象描绘了美国贫困人口的生活群像。相较我读过的其他书籍,《扫地出门》使我更清楚地理解在美国做穷人是什么滋味。
——比尔·盖茨
这部敏感细腻、壮美到令人心痛的民族志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美国的贫困问题——连有个栖身之所都成了一件难事。
——罗伯特·帕特南[哈佛大学教授,《独自打保龄》作者]
马修·德斯蒙德是哈佛的学者,一个社会学家,或者你也可以说他是个民族志学家;但我也愿称他为一名记者。他的这部作品为报道贫穷树立了新的标杆。
——芭芭拉·艾伦瑞克[《美国知名调查记者,《我在底层的生活》作者]
这是一部记录“富裕国家中的穷人生活”的非虚构之作,关注城市霓虹之外的阴暗角落,聚焦美国愈演愈烈的住房问题。社会学学者马修·德斯蒙德深入贫困社区走访调查,娓娓道来八个在绝境边缘的美国家庭的生活故事。这是一本关于贫穷和驱逐的启蒙之书,也是一部呼吁行动与改变的作品,对于现代社会城市发展与经济问题多有启示。
——2018年新浪好书榜年度十大好书评语
这是一部非常严肃的学术作品。但这本书就像一本小说一样,完全能够沉浸到密尔沃基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人类学所秉持的田野调查的方法,被马修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马修的论述中,每个人都是鲜活的。如果没有马修的努力,没有这样接地气的田野调查,密尔沃基打几十个电话都租不到房子的人,是不会为人所知的。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德斯蒙斯向读者解释了,美国的强行驱逐政策是如何将一部分人的赤贫转化为另一部分人的暴利的。能否在城市里留下来,并不是一个适者生存的自然淘汰游戏,贫穷不仅源于低收入,它更是商业市场巧取豪夺的产物,这是《扫地出门》在今天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界面文化》
《扫地出门》以极富同情心的笔触,讲述了美国住房体制下的故事,以及这一失败体制对从教育到养育子女等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在过去的十年间,很少有什么书能像这本书一样,让美国人更深入地认识美国梦的局限性,它以深入的报道呼唤着新政策的到来,呼唤着每一个人最基本的需求:头上的屋顶。
——《时代》
《扫地出门》凭借其深度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来大规模的驱逐现象与贫穷之间的关联:贫穷,不意味着会被驱逐;而一旦被驱逐,人就会越变越穷。
——2017年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颁奖辞
目录
推荐序
家:占有与驱逐/项飙
作者按
序曲:冷冽之城
第一部分 房租
第1章 房东这一行
第2章 凑房租
第3章 热水澡
第4章 大丰收
第5章 第十三街
第6章 鼠窝
第7章 病号
第8章 400室的圣诞节
第二部分 驱逐
第9章 外送服务
第10章 随叫随到的瘾君子
第11章 贫民窟是个好地方
第12章 “一次性”关系
第13章 E-24号拖车
第14章 能忍则忍
第15章 妨害行为
第16章 雪地上的灰烬
第三部分 后来
第17章 这就是美国
第18章 用食物券买龙虾
第19章 小不点
第20章 没人想住在北边
第21章 大头男婴
第22章 如果他们要处罚妈妈
第23章 宁静俱乐部
第24章 永无翻身之日
终曲:家与希望
关于我的故事:研究始末与回顾
注 释
致 谢
索 引
 
精彩书摘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谢伦娜·塔弗(Sherrena Tarver)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谢伦娜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Milwaukee)为数极少的黑人全职房东之一,靠出租房屋赚钱。次贷危机后,她以每月一套房的速度在贫民区置产。贫民区里大量家庭因为不能按期还按揭,被扫地出门,房价跌至低谷。被扫地出门的家庭不得不租房,所以房租不降反升。
谢伦娜买的这些房子特别便宜,因为它们没什么升值空间。但在黑人贫民区的房租又高得出奇。穷人买不起房,只好租;再者,他们(特别是黑人)在别处租不到房,只能在贫民区里租。贫民区因而成了租房生意的一脉金矿:不少在富人住的郊区赔了本的房东,都指望着在这里把钱捞回来。
然而,在贫民区出租房产也有它的问题:穷人没钱。很多穷人靠联邦政府发的救济金过活;有时候房租要吃掉家庭总收入的70%,所以他们不时拖欠房租,导致他们不断被逐出家门。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一书,解释了强行驱逐是将一些人的贫困转化成另一些人的超额利润的关键环节。2009年至2011年间,密尔沃基每8名房客中至少有1人经历过强制性搬迁。2012年,纽约的法院每天都会判出将近80笔以未交租为由的驱逐令。被驱逐过的房客因为有了这个记录,很难再租到好房子。他们只能住进条件更为恶劣的社区。贫穷、暴力、毒品进而聚集到了一起。为保证按时交租、不再被驱逐,他们更要节衣缩食。这样,驱逐不仅是贫困的结果,还是致使贫困不断恶化的原因。贫穷能够成为利润的源泉,并不是因为穷人被剥削,而是因为他们不断突破自己生存条件的底线—吃本来不能吃的东西,住本来不适合住的地方—为没有价值的房子创造出不菲的租金收入。驱逐是不断突破底线的重要驱动力。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是一部非常严肃的学术著作。除了历时一年多的实地调查、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大范围的档案检索,作者又在成书后专门聘请了一名校对员,对他所有的田野笔记进行一一核对。但是,它又和通常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很不一样;这里没有理论假设、没有框架,甚至没有概念。学术作品中常见的内容,比如文献回顾和数据陈列,也都隐身于脚注间。整本书像是一部深度纪录片,从一个场景推移至另一个场景。作者马修·德斯蒙德(Matthew Desmond)直白而细致的描写有如特写镜头,把各个人物的表情语气、所感所思直接呈现给我们。诸多具体场景叠加在一起,逐渐呈现出强制驱逐这一现象的历史、制度、结构特征及其后果。

购买该商品的会员还购买过以下商品  
暂无购买信息!

相似商品  
代价高昂的健康:美国卫生保健怎么了、怎么办?(一本书读懂盘根错节的美国医药行业) 看病也可以讨价还价?顶尖医学学府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医生、犀利作家诊断美国卫生保健体系疾患、反思医疗适当性的良心之作。
代价高昂的健康:美国
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 一部读来心酸又有趣的“卧底”纪实作品
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
将熟悉变为陌生: 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鲍曼睿智访谈。 关于今天的人的境况,关于我们当下的生活。 伟大的社会学家 × 犀利记者,智力交锋,献给这代人的思想小书。
将熟悉变为陌生:与齐
日本新中产阶级(傅高义作品系列) 解读邻国经验,应对转型阵痛。“哈佛中国先生”、《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经典作品,深度解读日本社会快速变化之际的新中产阶级。成为“光明新生活”标杆后,新中产阶级对重塑社
日本新中产阶级(傅高
《幻象》(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普利策奖得主的超前预言,在真相被遮蔽的时代如何清醒生存)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豆瓣原版9.7分,启发《娱乐ZHI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普利策奖得主全面剖析流行
《幻象》(流行文化研
风暴来袭 美国资深战地记者亲历美国国会暴乱,揭开美国社会撕裂之觞
风暴来袭美国资深战地
看不见的孩子 一座美国城市中的贫困 生存与希望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 《纽约时报》调查记者安德里亚·埃利奥特著 中信出版社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非虚构图书),共获5项著名图书奖,另获4项提名;入选《纽约时报
看不见的孩子一座美国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中文版超100万册销量的阅读指导经典,教会你从海量信息中读出真知识,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度理解 初高中学生阅读常备书,3万多位豆瓣网友五星推荐。只有主动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让你明确阅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文版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全集)
中国语言学史(王力全
冲动的美国 被撕裂的社会和被放纵的民众 金灿荣、赵向阳联袂推荐!一部二战以来的美国社会发展简史一本书带你深度了解美国人眼中的美国问题,还原一个真实而又残酷的美国社会。
冲动的美国被撕裂的社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增订版)《厌女》作者上野千鹤子成名作+代表作 商务印书馆 何以为家?硬核教授上野千鹤子成名作解读“家庭”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
快乐上等:女性怎样自在地活(“本书就是为了想活得自由的你准备的指南书。”——上野千鹤子 一本写给女性的行动纲领。愤怒与快乐的极限对话,九场棋逢敌手的较量!
快乐上等:女性怎样自

战略合作伙伴: 中图在线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壹嘉出版
  首次购物
·如何注册
·如何购买
·如何找到商品
·安全说明

  付款方式
·支票付款
·信用卡付款
·现金帐户余额付款
·优惠券帐户余额付款

  配送问题
·送货方式
·订单运输情况查询
·配送时间及费用
·全球配送

  我的账户
·查看订单
·暂存商品
·优惠券帐户
·现金账户

  售后服务
·退货服务
·换货服务
·缺货商品处理
·产品小知识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3-2022 Timesbook.c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