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合商品(把光标放在图片上可查看产品名称) |
|
|
|
|
商品简介 |
|
内容简介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所著。内容从医学源流到内、妇、儿各科疾病的诊治。因采用“三字”韵语写成,易诵易记,流传甚广。由于内容和文字简约,指导临床尚有不足。
著名中医学家方药中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师从陈修园后裔著名中医陈逊斋先生,对陈门学术有深刻理解。50年代,先生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学习西医之际,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王”的态度,吸取西医的一些方法和知识,来整理中医古籍,著成《医学三字经浅说》一书。
该书以原著论列的疾病为纲,从病因、病机、症状证候、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方面,博引近百种历代有关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全面阐释。在治疗方面,补列了五百余首常用方剂,还补充了针灸治疗。实际上,《浅说》已将原书扩展成以内、妇、儿,及针灸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一部临床必备书。由于资料丰富,论述系统全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出版后十分畅销,成为中医师盼临床必备书和西学中教材。80年代,作者对全书进行了较大修改和补充,出版了“修订版”。此次在“修订版”的基础上,对文献出处等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正。
目录
医学源流第一
中风第二
虚痨第三
咳嗽第四
疟疾第五
痢疾第六
心腹痛胸痹第七
膈食反胃第八
气喘第九
血证第十
水肿第十一
胀满蛊胀第十二(水肿参看)
暑证第十三
泄泻第十四
眩晕第十五
呕吐哕第十六
癫狂痫第十七
五淋癃闭赤自浊遗精第十八
疝气第十九
痰饮第二十
消渴第二十一
伤寒瘟疫第二十二
妇人经产杂病第二十三
小儿病第二十四
附方
精彩书摘
丹溪出 罕与俦① 阴宜补 阳勿浮②杂病法 四字求③
原注 ①元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金华人。其立方,视诸家颇高一格。②丹溪心法以补阴为主,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诸家俱辨其非,以人得天地之气以生,有生之气,即是阳气,精血皆其化生也。③谓气血痰郁是也,一切杂病只以此四字求之,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郁用越鞠丸,参差互用,各尽其妙。
浅说 朱震亨,字彦修,生于1281年,卒于1358年,人称丹溪翁。他认为人体病原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饮食方面的原因,二是色欲方面的原因。所以他在《格致余论》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予每思之,男女之欲,所关甚大,饮食之欲,于身尤切,世之沦胥陷溺于其中者,盖不少矣。苟志于道,必先于此究心焉。”(《格致余论·饮食色欲箴序》)由于他有这样一个观点,所以他提倡“阳有余阴不足论”。按中医所谓的“阳”,在临床上大致是指机体正常生活功能, “阴”,大致是指构成机体能代谢的各种物质。所以“阳有余阴不足”浅释之,就是说,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是先天具备的,而构成机体能代谢的各种物质是由后天供给的,这些物质往往不一定都能得到足够的供给,不能得到足够供给的原因,或由于摄入少,或由于消耗大,因此往往不能适应机体生长的需要,这就是“阳有余”与“阴不足”。因此他在著作中明确的指出:“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供给也。经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气虚。”(《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由于此,所以他对于疾病预防方面主张清心寡欲,
|
|
|
购买该商品的会员还购买过以下商品 |
|
暂无购买信息!
|
|
|
相似商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