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沙法丽·萨巴瑞博士继《纽约时报》畅销书《父母的觉醒》之后又一力作
引领家庭教育的革命性转变
引领父母走出教养迷思,摆脱恐惧和担忧,创建爱与成长的家庭场域
作者在本书中提出的诸多家庭教育的革命性观点其实基于对人和人的生存状态的观察和理解。作者认为,家长一方面真的爱孩子,但一方面却对孩子有着很强的控制欲。作者意识到,那个控制孩子的声音并非来自我们真正的自己,而是来源于我们的“自我”。
什么是“自我”?“自我”就是那个常常在我们脑海中响起的带有控制欲的、苛刻的、愤怒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我。它也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真我。它只是一种习惯性的生活应激反应。而真我才是我们的本质,是我们真实的人格。它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大部分时间都湮没在“自我”喋喋不休的聒噪和情绪反应之下。
“自我”其实是认识自己的一种错觉。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他人的意见来认识自我。我们渐渐以为这个人就是自己,把它当作了真我。这种自我形象掩盖了我们本来的真我。如果这种自我认知形成于童年,我们倾向一辈子都维持这种印象。
作者的观点是:我们教养孩子所经历的诸多问题,根源都在恐惧,这正是“自我”的一个特点。我们恐惧孩子不能成功,我们恐惧孩子未来没有保障,我们担心孩子融入不了社会,甚至可能成为一个极其平庸的、在世俗眼光中落后于大多数的人……我们的恐惧对孩子危害巨大,且他们大多数让人不满意的行为,*终都是由我们的恐惧引起的。
当我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自我时,我们便觉醒了。觉醒会令我们意识到,保持真实是多么自由——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自己或他人认为我们应该成为的人。觉醒会让父母学会关注当下,学会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因此让整个家庭就会充满活力,让孩子充满自信,敢于表达,从而可以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表达真我。
觉醒式教养的核心就在于:孩子不需要我们带领他们觉醒,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觉醒的。我们的任务是巩固他们天生的觉醒意识,为它提供可以开花结果的土壤。要完成这个任务,父母必须转移育儿焦点,从控制孩子转向支持发展孩子的体魄、情感和心智。
作者简介
沙法丽?萨巴瑞(Shefali Tsabary)
出生于印度,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她专注于西方心理学和东方哲学的融合,为她的读者与客户展现了两个世界的思想精华。她是家庭动力和个人发展方面的专家,在纽约经营一家私人诊所。已出版的著作有《纽约时报》畅销书《父母的觉醒》《父母的觉醒2》。萨巴瑞博士曾在世界各地举办研讨会,并在TED、凯洛格商学院及各大公司、学校与家长团体发表演讲。
目录
前言?觉醒家庭的使命 01
第一部分新的觉醒?
第1章学习新的一课
“自我”的咆哮
恐惧是如何引发焦虑、愤怒,以及对孩子的其他反应的?
过去的经历对我们的影响
是孩子,还是你自己?
孩子如何帮助我们觉醒
转移焦点
第2章 我们的文化如何导致家长失败
当关心变成了控制
时间概念的冲突
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第3章 看不见的反应触发点
触发情绪的根源
家长的“酷爱”迷汤
第二部分 教养的迷思?
第4章 迷思之一:教养都是为了孩子
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养方式的问题
“过火之灾”
教养孩子“真的”是完全无私的行为吗?
欲教养孩子,先教养自己
第5章 迷思之二: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
按部就班的乐趣
排行榜无处不在
“开发潜能”是把双刃剑
“没有潜质”的孩子
从不同角度看事情
第6章 迷思之三:孩子有好坏之分
是叛逆,还是自卫?
双重标准
第7章 迷思之四:好家长是天生的
从为人父母的幻想中回到现实
第8章 迷思之五:有爱就是好家长
爱仅仅是个开端
当孩子们感受不到我们的爱时
重新定义爱
第9章 迷思之六:父母的使命是培养快乐的孩子
投入生活本来的模样:顺其自然VS指引方向
从孩子身上学习快乐的真谛
第10章 迷思之七:家长需要控制一切
理解我们的控制是有限的
重新定义“控制”的概念,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人”
第三部分 了解我们的反应机制?
第11章 养育真实的孩子
我的觉悟之旅
听清“迷失的自我”的呼唤
重新与“迷失的自我”做朋友
探索家庭的情绪模式
第12章 我们反应背后的真正驱动力
表达恐惧的典型路径
我们恐惧的核心
活得自信、丰富和强大
第13章 从恐惧走向觉醒
走出过去的阴影
告别幻想中的家长形象
把爱从恐惧中分离出来
点亮前方的新路径
第四部分 新的教养技巧?
第14章 从期望到投入
善意的期望也有问题
什么是期望落空?
走出理智,走进心灵
世界并非非黑即白
投入带来的自由
把期望变成投入
第15章 从无心的反应到用心的陪伴
走进当下
世事无常的力量
生活本身的丰盛
你的反应是孩子情绪的触发点
不再盲目反应,开始真挚表达
第16章 从混乱到平静
静默的力量
在说多错多的时候——深度倾听的价值
发现你作为家长的力量
花点时间来享受时间
第17章 从有角色到无角色
领悟宇宙的指引
走进无角色的境界:大自然的启发
中和能量的力量
情绪容器的力量
创造空间,迎接光明
第18章 从情绪到感受
为感受铺一条直路
第19章 从干涉束缚到独立自主
情感融合的陷阱
培养情感自主能力
不要惧怕异议
拥抱伤痛
第20章 从评判到共情
共情的真正含义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共情
共情不代表共谋
整理你的内心世界
第21章 从纪律到开明的规矩
你不能设立自己都不遵守的规矩
定规矩的目标
让孩子面对后果还是实施惩罚?
清晰的界限和规矩的力量
坚守底线的运作机制
自然和符合逻辑的后果怎样起作用?
你的“以身作则力”如何?
不再虚伪
重新定义纪律
第22章 从战场到谈判桌
倾听没有表达出来的愿望
远离盲目的溺爱
从单赢到双赢
终结兄弟姐妹之间的战争
减少离婚的冲击
红旗警报:驶上新的道路
成为和平斗士的勇气
尾声 脱胎换骨,迎来曙光
附录 提升觉悟的30条日常提示
致谢
|